據說現在一線城市的辦公室里,笑嘻嘻的都是已經買了房的,糾結的都是在謀劃買房的,愁容滿面的都是過早賣了房的,而一臉生無可戀的則都是賣房炒股的。
1、自買自賣轉按揭
即先通過擔保公司的過橋貸款還清房貸,之后去另一家銀行按漲價后的房價辦理房產抵押貸款,套出70%的房款。
這種炒樓方式相當于自買自賣,在沒有購房者接盤的情況下,反復套利,擴大了炒房者的頭寸。
2、眾籌炒房
2015年,某二手房眾籌平臺拼上線后,針對想要購房資金周轉又暫時存在困難的個人,通過眾籌方式完成房產購買,最低的投資金額僅為1000元。
3、互聯網金融炒房
去年以來,很多機構均推出了高成本的互聯網金融產品——“首付貸”。比如有一款“首付貸”,在無抵押貸款的情況下,“首付貸”最低可貸1萬元,最高可以貸到房屋總價的20%。其流程是,平臺把“首付貸”包裝成年化收益率8%至12%的P2P產品,然后對外發售。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7年中國樓市發展方向,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,堅持“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的定位,綜合運用金融、土地、財稅、投資、立法等手段,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、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,既抑制房地產泡沫,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。
(編輯整理:仙居房產網)